查看原文
其他

镇南关大捷后,李鸿章乘胜议和错了吗?

2017-08-09 最爱君 最爱历史


《龙之战》上映几天了,不知道大家去看了没有?

片名很动漫,其实讲的是历史课本上的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率领广西子弟兵“萃军”,顽强抗击法军,终于取得镇南关战役的胜利。

▲电影海报。

剧中冯子材那句“虽胜算不大,但求决死”,让人听了血脉贲张有木有?不说别的,刘佩琦老师的演技真是没得说。

进入8月,电影院里都是爱国主义的天下,《龙之战》蹭这个热点算蹭得及时。和很多人一样,最爱君中学时代上历史课,整个近代史学下来,仅有的一次扬眉吐气,就是镇南关大捷。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抗击列强的第一次战役胜利。

那时年纪小,想着清政府继续任用冯子材,起用忠良,和法国干到底,说不定整个国运都能扭转。

可惜,李鸿章等“卖国贼”匆匆和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天津条约》,造成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奇葩战果。

可恶的清政府颟顸无能,活该被打。

这是最爱君当年的心理活动。现在则要冷静得多。

那么,镇南关大捷之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乘胜议和是卖国的投降主义,还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看懂《龙之战》。


●●●

▲《龙之战》剧照。

没错,李鸿章是主和派。

但清廷官员并非铁板一块,在那个年代,爱国小粉红、愤青也是很吃香的,他们的势力同样不小。这些人组成的主战派足以与奕訢、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进行抗衡。

主战派的构成主要有两类人。

一类是守旧官僚。尽管此时鸦片战争已过去40多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得咸丰帝带着老婆孩子跑到了承德,也已过去20来年,但是,这批守旧官僚还活在18世纪以及更早的年代。他们的观点只有一个,中国是天朝上国,要打,打得法国人满地找牙,才能维护我中央大国的体面与尊严。

这种人任何时候都很多,现在也是。晚清出这些老古董并不足为怪。

另一类是大名鼎鼎的清流派。张佩纶、陈宝琛、张之洞等人,都是清流派的中坚。他们对时局多有批判,不满洋务派处处让着洋人,但他们也并非食古不化,也开眼看过世界,对中外实力有相对清晰的认识。经过衡量,他们觉得中国还是可以和法国好好干一架的。

他们的言论当时在朝野都很受欢迎,受追捧程度不亚于今天的张召忠局座。

实际上,中法局势紧张期间,李鸿章一直在寻求外交解决途径,先后与法国驻华公使、海军舰长等人谈判,讨价还价。由于清流派占据舆论高点,导致李鸿章全程感觉压力山大。

任何时候,打嘴炮总是容易的,实干家却要顶着各种指责与谩骂。

很快,清流派的机会来了。1884年3月,北宁等地失守,慈禧太后以“委蛇保荣,办事不力”的罪名,把奕訢等人逐出军机处,又把清流派的重要人物派到地方上担任军职,满足他们的主战愿望。

于是,嘴炮党上了前线。然而,他们很快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

▲张佩纶。

清流派主力张佩纶出任福建会办大臣,负责福州海防。

法国早就想占领中国沿海土地,福州成了法舰的主要攻击目标。张佩纶面对他梦寐以求的施展抱负的机会,却束手无策,只能挨打。

1884年8月23日,法国海军提督孤拔突袭福建水师舰队。战斗仅持续了半小时(一说7分钟),福建舰队完全覆灭,船厂、炮台也被轰毁,连渣都不剩。

张佩纶狼狈而逃,搭上了一个主战者的名声。


●●●

▲老将冯子材(电影剧照)。

客观地讲,福建舰队的覆灭不能都怪张佩纶。要怪只能怪中法两国的军事实力悬殊,尤其是在海战上。

张佩纶经历的那一役,中法双方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

法舰9艘,共1.45万吨,大炮77门;中国大小兵船11只,其中9只是木壳船,共6500吨,大炮45门。

战斗的结果是:中国兵船沉没7艘,官兵1400人死伤70%;法国仅损失鱼雷艇1艘,死伤20人。

不仅这一战溃败,事实上,自1883年12月法军进攻北圻(越南北部)以来,清军就节节败退。至1885年2月13日,法军轻取战略要地谅山,广西门户洞开。史载,法国马队深入镇南关内十余里,未遇任何抵抗。

一个月后,冯子材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中国才迎来陆路战场的首次胜利。

总体而言,中方是败多胜少,居于明显的劣势。

但很多人不这样想。时人知道清廷要求冯子材“乘胜即收”,班师回国,都极其愤概,说“十二金牌事, 于今复见之”。

现在,我们综合史料,可以比这些愤慨的时人看得更清楚。镇南关大捷离不开冯子材的指挥得当与萃军的英勇杀敌,但也存在着很多偶然因素,不是中法实力的客观反映。(电影里,冯子材战前那句“胜算不大”,说明他的认识也很到位。)

比如,冲动轻敌的法军一味冒进,才导致了增援和补给被切断,军心大乱;越北多山,地形复杂,法军的优势重武器无法发挥;还有负责前线军事的钦差大臣彭玉麟提到的天气原因更神奇,说法军进攻时漫山云雾,导致他们炮击不准,到了我方进攻时,天空突然晴明。

还有一点,法军这一役战败了,但主力并未折损。冯子材也刺探到了,法军并不甘心,还在准备增派援军。而萃军不仅武器装备不如人,人员也多有拼凑之嫌,18营中有3营是临时招募的。

不管如何,真要再战下去,以萃军的实力能否扛得住,实在要打个问号。


●●●

▲电影剧照。

对清政府来说,更难的局面在海路战场。

早在镇南关大捷前5个月,孤拔就宣布封锁台湾,企图使台湾得不到支援而不攻自破。由于法国海军在台湾海峡占据绝对优势,镇守台湾的刘铭传倍感压力,饷械日益紧张,连连向清廷告急,说再没毛瑟枪子、银饷接济,只能“束手待毙”。

冯子材谅山大捷后第二天,孤拔舰队攻陷了澎湖,加剧台湾的危急局面。

保越南还是保台湾,成了摆在清廷前面的一道选择题。

答案也很明显,越南在清政府棋局上的地位不可与台湾同日而语。

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在中法短兵相接之前,越南阮氏政权已和法国人签署协议,承认法国才是他们的宗主国。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让清政府相当不爽,但碍于越南对中国领地的屏障作用,清军才选择了抵抗。

台湾则是中国的领地。在远近亲疏上,自然大不一样。1885年4月,清廷就对提请暂缓越南撤兵的主战派张之洞说:“纵再有进步,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饷绝,一失难复。”

李鸿章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台湾郡县也,越南藩服也。以余度之,宁失藩服,毋损郡县。”

这种观点,现在看来更合时宜。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无力像传统泱泱大国一样维持所谓的华夷秩序,只能放弃一些藩服之地的宗主权,而尽力保住现代国家观念下的领土完整。

更何况,失去越南屏障,还有滇桂崇山峻岭的自然屏障;而一旦失去台湾,法国舰队直驱北上,这恐怕要勾起清廷关于前两次鸦片战争西方炮舰直逼大沽口的不好回忆了。

因此,李鸿章主张,借镇南关—谅山大捷,跟法国缔结合约,法人必“不再妄求”。连主战派曾纪泽在镇南关大捷后也赶紧请清政府议和,说此时议和“中国极体面,虽稍让亦和算”

确实,对习惯于割地赔款的清廷而言,这一次已经是胜利了——好歹不用割地,无须赔款。

乘胜即收显然是最理性的一种选择。清廷在镇南关大捷后,马上看清形势,及时谈判,终止了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可以说是很好地运用了外交手段,保存了实力,在当时情况下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这件事最终给我们的警示是——弱国无外交。实力不如人,想建立平等外交关系,难于登天。李鸿章办理洋务那么多年,被骂得那么惨,其实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

像清流派那样打打嘴炮,又轻松又能博取名望,多好。

【参考文献】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关威:《中法战争后期清政府“乘胜即收”原因析》,载《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热文推荐


南宋版“战狼”:岳飞的特种部队是如何被“消灭”的?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绣春刀》背后:少年崇祯如何三个月革了魏忠贤老命?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END—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solovehistory)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所使用图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协商相关事宜。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最爱历史

回复关键词“最爱粉”免费领101本子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